2012.06.13(三)
今年一月底就發現左耳耳下靠近脖子處有一不明突起
原以為只是一般的腮腺炎
沒想到幾個月下來它居然還一直都在
因為也不痛也沒變大 所以一直拖到4月底才看醫生
4/30竹東榮民醫院掛耳鼻喉科門診
5/01安排電腦斷層檢查
5/07看報告~疑為唾液腺腫瘤(約3公分球狀)
建議開刀切除並轉診台北或台中榮總
因開刀部位近顏面神經 可能會發生顏面神經麻痺的風險
台北榮總有精密的術中監控儀器 而台中榮總沒有
但考慮地緣關係 還是決定轉診台中榮總
(以下摘自奇摩知識)
唾液腺腫瘤顧名思義,
是由分泌唾液的唾液腺組織所長出的腫瘤。
由於人類除了耳下的腮腺,
下額內的頷下腺及口內舌下的舌下腺,
三對大的唾液腺外,
還有許多小的摸不到的唾液偏佈在口腔內,
所以唾液腺腫瘤可以出現在整個上呼吸、消化道的任何地方,
但仍是以由三大對唾液腺長出者為多。
唾液腺腫瘤大約75%以上發生在腮腺,
可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。
症狀常是在臉頰、下額內或口腔中發現無病性的腫塊,
而若是惡性腫瘤則常有下列的現象或併發症,
包括顏面神經麻痺、 腫瘤特別硬或是固定於骨或皮膚上、
疼痛(因為侵犯週邊的感覺神經)及頸部淋巴結轉移。
而診斷方面,影像學檢查上,
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可判定原發腫瘤的位置及侵犯範圍,
唾液腺攝影也有幫助。
而手術前的細針抽取細胞學檢查 則有助於鑑別診斷。
因此,唾液腺腫瘤若有上述惡性的特徵,
則除了影像學檢查,
也應該做細針抽取細胞學檢查,
或是直接接受手術切除治療(也可確定診斷)
在治療上, 手術治療是最初的選擇,
惡性腫瘤,則必須廣泛切除病灶並考慮其後之放射治療,
若復發或轉移,則也可考慮化學治療。
而良性腫瘤則以廣泛切除治療即可,
若復發則再手術。
腮腺腫瘤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
包括顏面神經麻痺、味覺性出汗、血腫、涎囊腫、瘺管、
感染以及疤痕的形成、腫瘤的再發等。
這些併發症中,大家最關注的莫非是顏面神經麻痺。
顏面神經是控制臉部表情肌肉的神經,
它從腮腺的淺葉與深葉間穿過,
若顏面神經受傷,可能出現眼睛無法閉合、皺紋消失
或嘴角歪斜等症狀
因此在進行腮腺腫瘤切除時,
一定會先定位出顏面神經的位置,
再沿著神經慢慢將腫瘤取下,以避免傷及之。
但進行腮腺腫瘤切除時,
腫瘤可能會與神經嚴重沾黏,或顏面神經走向異常,
所以統計起來,
一般還是有約5%的機會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顏面神經麻痺。
由於這類腫瘤並沒有特定高危險族群,
與平日生活習慣沒有關聯性,
(我的醫師告訴我可能是體質的關係)
不會痛、也不會紅腫,多半以異常硬塊表現,
只有少數病例會伴隨疼痛、麻痺等神經症狀。
因此,平日多注意唾液腺位置附近是否出現異常腫塊,
是對抗這類腫瘤的最好方式。
(以上摘自奇摩知識)
5/10台中榮總掛耳鼻喉科王仲祺醫師門診
從腫瘤處抽細針做檢查
5/17看報告~確認為良性腫瘤(但細針檢查只有75%的準確率)
排定5/30開刀切除
5/29住院DAY1~安排心電圖+X光+抽血檢查
晚上12:00後禁食禁水
5/30住院DAY2~AM11:00打葡萄糖 接至手術室
PM11:20手術準備室
PM11:35~PM3:05手術中(大約要開3小時)
PM 3:05~PM4:10恢復室
因手術中喉嚨插管
所以術後會有幾天喉嚨感到如感冒般不舒服
手術後包紮全臉搞得像木乃伊一樣
紗布內還藏有引流管排血水
5/31住院DAY3~之後每天固定要打3包點滴
按3餐加宵夜吃止痛藥+打止血針
術後第一天引流管血量20c.c.
(低於10c.c才可拔管)
6/01住院DAY4~引流管血量仍為20c.c.
6/02住院DAY5~因為吃方面都正常
所以AM10:30就停止注射點滴
另引流管血量已少於10c.c
所以PM 1:30拔管 但紗布還包著
我咧…
拔管時真的痛翻了 眼淚馬上飆出來…
6/03住院DAY6~醫生巡房時拆完紗布即可辦理出院
第一次看到自己貼著美容膠的傷口…
還真長說~
6/07回診~醫師拆掉美容膠並拆掉線頭
表示傷口看起來還ok
但我個人認為傷口其實有點可怕耶
不僅長還有點突起(可能還沒完全消腫吧…)
並安排一個月後(7/05)再回診
出院後前幾天頭會痛
(可能是之前繃帶繃得緊的關係吧…)
目前呢…
就是傷口偶爾會抽痛 耳朵也整個呈現麻麻的狀態
而要注意的就是盡量不讓傷口碰到水
&前一個月貼含碘美容膠囉(大約一星期換一次)
這次住院後深刻體會到
人健健康康時真的是多幸福的一件事阿
所以平時真的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
發現異狀就要盡快求醫…
而這陣子以來我要感謝辛苦照顧我的老公
以及充當24小時保姆照顧鈞鈞的老妹和妹婿
還有努力煮好料養肥我的老媽
還有還有所有關心我的家人和朋友…
謝謝您們唷~